案例分享 |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互联互通测评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编 者 按
为总结近年来医院信息互联互通建设成效,梳理医院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社开展了“互联互通促进智慧医院建设”案例征集活动。本次案例征集主体为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通过单位。现将征集的典型案例陆续刊登,以便探讨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在促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成效,分享典型建设经验。
一、单位简介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于1951年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7医院集体转业组建而成,目前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山西省北部地区乃至晋、冀、蒙等周边地区人民的医疗保健任务。
二、 医院信息化发展
(一)信息化发展历程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自1998年开始医院信息化建设,历经传统的单机系统、C/S架构、B/S架构的系统建设,到现在拥有着先进的一体化医院信息系统、信息平台、虚拟化技术、云存储、数据中心、移动医疗、电子病历及数字签名系统、数字化手术室系统、区域医疗应用(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门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一体化心电)。近年来,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着力打造“互联网+医疗”建设,实现门诊患者全面预约管理,线上线下一体化信息系统;构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临床路径、DRGS等质量控制体系为基础的诊疗规范;我院信息系统在运行中结合医院实际不断完善、优化、改进,使各大系统更加适应医院实际工作需要和患者需求。医院于2021年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
(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需求激增,人民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要求持续上升。与此同时医院信息系统在架构体系、标准体系、功能完整性、应用体验、管理支持等方面,逐渐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患者服务、临床应用和管理分析的需求。
三、信息互联互通建设与改造
(一)互联互通智慧医院的建设需求
在信息系统建设时期,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电子病历应用等级评价管理办法及评价标准、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等政策成为医院信息化改革的核心要素,是通向建设智慧医院的桥梁。
我院互联网医院建设、全预约诊疗在改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等方面需要更加有力的发挥作用;同时在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医保支付、药品配送等方面也有迫切需求。
(二)互联互通智慧医院改造的难点和重点
1. 建设改造难点
(1)整体规划不全面:没有整体规划,医院就没有统一的需求和目标,容易形成“信息孤岛”,没有真正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2)缺少资金:实施整个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我院的整体收入在本地区不算很高,医院尽量每年为信息化建设留有一定资金的预算,采取边积累边建设的方式;(3)缺乏复合型人才:既懂信息、又懂医学及医院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
2. 建设改造重点
(1)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数据标准化改造。按照卫生信息数据标准为核心对电子病历中不符合标准的数据进行数据类型、表示格式、数据元值及代码等数据元属性的标准化改造;针对《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WS/T 447-2014 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共享文档标准化、共享文档结构、平台的信息整合方式、整合技术、信息资源库等进行改造;平台连接业务改造:对平台连接系统,如HIS、EMR、RIS/PACS(包括放射、超声、内镜、病理等)、手麻系统等进行业务改造。
(2)临床数据中心建设。将分散在电子病历系统、医嘱系统、检验信息系统等医疗信息系统的临床数据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建设临床数据中心实现标准、统一、开放的数据接口集成,根据标准化数据模型自动生成数据接口,适应不同应用对数据库访问的要求,同时解放人力统计成本和降低统计误差,保证数据的统一、有效和及时,进一步为临床、管理等业务提供数据支持服务。
(3)BI(MDR)上线应用。通过整合分散在各个系统中的数据,将不同种类的数据进行关联,以数据库、数理统计、可视化技术为基础,形成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建立医院管理以及医疗业务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数据,对管理决策和医疗服务提供支持,从而实现管理维度的多元化、可视化、精细化、医疗服务的智慧化,实现医疗成本、医疗质量的双控制,向决策层提供最好的服务。
(4)网络安全建设。充分利用网络防控技术部署安全 、可靠网络体系,构建从事前预防、事中减损和事后分析的全面网络安全防护结构,提高主动防御能力,提高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保障医院各类业务系统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基础上稳定运行。
四、互联互通建设成效与亮点
(一)互联互通智慧医院建设成效
互联互通建设结合我院实际管理需求及应用现状,有效整合资源、共享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覆盖医院所有业务管理及流程运行,在此过程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突破不同信息系统的技术壁垒、建设同标准、同规则的信息系统平台;二是促进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建设;三是开展智慧便民与提升服务质量;四是创新远程医疗服务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五是有效推进区域内医疗信息共享工作,打通区域内医疗机构和我院检验系统的通道,实现检验线上申请、线上查看报告、打印报告整个闭环流程管理,助力全市互联互通工作的工作有效开展。
根据电子病历评审要求、三甲复审、互联互通四级甲等三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要求,我院逐步落实符合评审要求的应用系统建设,上线管理决策支持系统(BI)集成、CDR、单点登录系统,加强应用数据质量管理,随着临床信息闭环管理、合理用药监测软件的使用,着重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诊疗质量;建立门诊自助打印系统,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实现了“互联网+智慧门诊”就医模式;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管理、DRG管理、高值耗材及二级库管理系统建设、建立数字化病案系统,采用集中打印清单、电子病历的方式,做到收费准确,为医院降低运营成本。
(一)互联互通智慧医院建设亮点
1. 远程会诊中心建设
2016年6月正式启动“远程医学中心”,致力与30家医联体基层医院建立互通关系,同时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病例及远程门诊等线上医疗服务,让患者就近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提高诊断服务资源利用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目前我院展开远程向上、向下会诊及相关医疗拓展服务大约2005例,为本地区老百姓解决了就医难题。
2. 全流程自助服务
电话、现场窗口、网络、微信、支付宝、APP、自助机、诊间、出院患者中长期预约等多种预约方式,全部实行“分时段实名制”预约挂号方式,所有预约号源统一调配;患者自助服务终端通过“身份证”、“电子一卡通”、“社会保障卡”多卡互认,跨行交易与结算,实现门诊自助建卡、挂号、缴费(自助医保结算)、自助胶片打印、自助打印检验、检查报告以及自助打印住院清单等“一站式服务”;利用微信平台及互联网医院向患者提供挂号查询服务,包括门诊及住院检验(检查)报告、住院每日清单、预交金、门诊费用明细、诊断及药品处方明细、智能导诊等信息便捷服务。
3. 处方流转平台
我院通过搭建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利用互联网应用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优化就医流程,将处方信息和药品零售销售信息互联互通,缩短大医院等候取药时间,加强患者自主选择线下药店购药。我院已将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接入HIS系统,真正实现在医院就诊,通过信息共享将处方流转至平台,将就诊和药品进一步分离,重新定义医院是诊疗服务的提供者,而不是药品的售卖者,有效推进医药分开。
4. 电子病历智能语音录入
医生通过手机端随时随地录入病程。利用互联网+医疗的手段突破原有PC端书写病历的局限,利用APP集成“智能语音录入”功能语音识别率达95%,随后批量整理到电脑上医生进行简单的修改即可。
5. 建立区域统一的检验检查平台
加快落实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实现检查数据(包括放射、超声、内窥镜、病理、心电、核医学等)的同级共享及跨域共享交换,减少重复检查,实现统计以来机构间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促进大同市健康医疗信息化互联互通,提升优质医疗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
6. 临床路径管理
基于知识库的医疗辅助智能导航方面提供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临床路径过程管理与效果监测,制定了具有特色的分支路径、筛查路径,完善了疑难、复杂、待诊病例的临床路径,截止目前,我院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扩展到23个专业827个病种,其中98个为按病种付费临床路径、74个为日间医疗版临床路径、16个筛查路径,并全部实施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临床路径病种数827种均完全达到国家相关要求,在全省的临床路径管理公示中处于领先地位且临床路径入径占比89.86%。
(三)互联互通智慧医院建设经验
为更好地打通信息孤岛,我院通过两年多平台的升级改造建设,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在平台基础上接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运营管理系统、第三方机构30多套系统,通过互联互通的评测标准,梳理评估医院所有在用各系统模块,在建设中充分发挥测评标准的规范性作用,进行数据标准化、共享文档标准化、信息集成平台,以及平台连接业务的改造。逐步健全医院的数据质量、数据治理。通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持续改善,提高效率、改善服务、降低成本推动医院信息化整体迈上新的台阶。
五、体会与展望
互联互通标准化测评只是一个开始,而基于顶层设计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应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统一、长期、可行性规划,清晰定位医院建设、发展方向,以互联互通标准化建设作为今后信息系统的建设标准是大方向,以此为契机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向标准化、一体化和高度共享化发展,通过引入标准化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开展以评促建,明确信息化建设路径、国家标准规范的同时,更要适应“互联网+医疗健康”、医疗大数据等新需求,进一步满足智慧医院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大力发展数字化建设,全面推进医院转型发展。
推进互联互通的智能化应用平台建设的同时探索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延伸医疗服务半径,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助力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线上线下诊疗的无缝融合,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通过拓展医疗服务的时间、空间,提高医疗服务供给需求;移动终端、医疗设备、信息系统等互联互通,实现医疗健康信息在医生、患者、公众之间的无缝流通。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公众提供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服务。
注:以上案例将汇编进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互联互通促进智慧医院建设——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案例集》,该案例集将在第二届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与智慧医院建设大会上首发。
更多资讯